死亡之前还能做什么?有没有空?可以来拯救吗?

存在之近,存在之远。
一年的时间很长,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但如果你真的要做什么,一年似乎挺短的。或者你意识到了什么。
我已经忘记了高考前自己问"高考后是什么感觉,真的存在吗"那个自己当时真正的感受了,不知不觉就过了两年多。
两年很快,在我没有什么意识的情况下。
而当我想到大三大四后,特别是大四可能面临的兵荒马乱,我一面觉得似乎剩下的一年两年时间也不是什么很长的东西。一面的,以前的未知又袭击了我,工作到底是什么感觉。
这里大概就是,一个人总是会觉得自己当下阶段碰到的困难(一两年内的,近不近,远不远,远的立刻感受不到,近的能带来焦虑)是无与伦比的,难以度过的,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当然有时候一科临考的,但你没有把握的学科也会给你带来近似的感觉,寒暑假即将结束也是同样的道理。
但这样的感觉是否真的无法突破,是否只能永远局限于这么一两年之间,并且为了它感到前途无望(完全看不到之后的路)。
我这里需要跳出来说下我自己的感觉。
突如其来的死亡紧急体验和不得已的对死亡的思考。
我意识到正常人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这么深入地考虑死亡的。
一种突然意识到自己会死亡的感觉(死亡并不遥远),可以把自己从这个界线中拉出来。
比如,我一两周前,在胸部发现了一个黑色的像是痣一样的东西,但我清楚自己以前绝对没有。我观察了一阵子还发现它似乎变大了。
黑色素瘤。我立刻想到了这个词,而皮肤的恶性肿瘤几乎是扩散最恶劣的。我那几天里,没什么医学证据的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只能活几个月,而不是毕业。当一个比毕业更炸裂的词(死亡)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毕业的沉重感一下子就模糊了。我在想着自己如果只能活几个月的话究竟还能做什么,这不是写作时的构思,而是不得已的完全代入。
我没有想出答案,但是我几乎几天里就改掉了以前的睡眠习惯,我开始渐渐七点二十起床,也许还打算更早,比如早上我就七点左右起来。晚上睡前我没有再在床上看小说。我以往都是跟着室友一起上早八(七点五十多起来,八点二十上课。早饭大概是有一顿没一顿的)。
周二那天我到实验室比自控老师早一步,她跟在我后面,看到我的时候她说“来这么早啊( ̄▽ ̄)”,“早上睡不着。-_-”,“早上睡不着好啊,睡不着就起来学习。<( ̄︶ ̄)↗”,可能是她一句话,我之后几天也差不多都提前到的。
但最为主要的可能是我突然意识到我没有延后的时间留给我了,我尽量在今天或者明天就把原本打算做的事情做了。我去写代码,而不是规划写什么代码,我去看小说漫画,而不是一再忘了。
以往我总是把它们在心里提上日程然后又过段时间潇洒地感叹自己是绝对不会按照计划行动的人。以及现在我开始“吃番茄”,番茄钟,不得不说,它让我意识到自己应该休息。
以及,关于我那个黑色的颗粒物的问题,我去咨询的时候,他说,这好像是一个粉刺,是一个黑头。而在看的过程中它自然地脱落了,随着脱落的是我悬着几天的心。
也许是我意识到现在除了现在什么都没有。
但是这次死亡的提前思考,让我意识到,毕业并不是唯一的界线,说得直白一些,我可能根本活不到毕业,而如果我能活到毕业之后,那么似乎我能做的事情,也就比现在更多。我意识到我自己最大的焦虑是:到毕业之前,我可能还是做不出来什么东西。还是做不出来什么能让我躺平的东西。
但我想到,自己也许没必要强迫自己在现在做出来,现在,也许只是闲暇时间比较多的一个两年的假期。能做出来,我幸,做不出来,以后再来。
以前我是抱着为了让自己躺平的大前提来学东西和做东西的,但似乎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先躺平了=-=。
小确幸也不错。
楠木在只剩三个月寿命的时候握着自己卖掉三十年寿命换来的三十万日元,喝着啤酒说要用剩下的时间创造出以往三十年都没能有过的精彩。感觉就像赌徒一样的发言。但是宫城看得很开,她觉得,比起在意识到自己之前有错就觉得自己往后能够翻盘。不如趁着现在就一点点积攒“小确幸”。也许我写博客也是这个目的吧。
正因为生来什么都没有,因此我们能拥有一切。 ——《游戏人生》
死亡永远是我最好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