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笑小说》 观后
歪笑小说
一本很早很早以前被人推荐的小说,我已经忘了推荐的那人的名字,但是我记住了书的名字。
当时大概是他得知我最早看实体和推理也是从东野圭吾开始的,就问我说我最喜欢的小说是哪一本,我跟他说好像每本都不错,但也没有特别喜欢的。
然后他告诉我那本书,一本推理小说家的非推理短片小说。
神一样的男人
准确地说是神一样的编辑。
青山从少年时代就憧憬自己也能够发现更多有意思的小说,但是并不是写小说,只是作为一个发现者,把这样的作品推给更多的人。并且从更多人那里得到类似的感觉。
那是他想象的编辑,理想,浪漫,非常类似我在高中时对小说家的想象。完全没有现实因素介入的那种。
他如愿跟了一个发掘了非常多畅销书的编辑做助手,那个总编我们就简称他为狮子,因为他的名字就叫狮子取,而他的长相在我想象中也大概像是狮子那样威严。狮子发掘的书十有八九都畅销。
但是他入职后的第一天,他发现狮子本人性格实际上和长相大相径庭,狮子是那种可以随时为了迎合作家而变脸和下跪的人,而且狮子非常有观察别人隐性的需求的天赋。青山第一天被要求做的是和作家打高尔夫,第二次是练习马拉松准备和另一个作家跑半马。
青山发现,这里所谓的编辑的工作并不是面对着一堆稿件,然后尝试从中掘金。而是找到已经确定的畅销小说家,找到这样的金矿,然后尽力和其签订下一本单行本或者续约,为此很多出版社都会互相竞争。
我不知道他个人感想究竟如何。但是我现在也很难像以前那样毫无顾虑地幻想了。至少,我幻想后会想到,不现实不现实。但以前,我从来没在在意过现实。我当时似乎因此差点进了汉语言文学,但是,也挺奇妙的,没进。师范,也没进。
我一方面希望自己理清现实,但一方面也不希望自己太现实。另外,我从来不觉得幻想事件坏事。
另一方面是狮子,狮子可以察觉每个作家隐而不露的需求,并且对症下药,比如他通过向一个作家求婚得到了对方的稿件,虽然他被拒绝了。
隐性的我在渴望什么?这肯定是有的,但是我想不出来。
梦一样的影视化
一个得了新人奖的小说家得到自己的处女座可能被影视化的消息,他迫不及待地叫来了朋友聚会并且适当夸张地说出了这个消息。
这个适当地夸张,包括把收到企划书说成定档,把演员还没确定说成可能会是超一线演员来出演。
看到那段的时候我非常的尴尬,这是自我尴尬,因为我大概是同一种人,尽管我学着极力克制。
实际上那个企划是新人作的一个传统占茅坑的做法,怕别人抢了版权所以自己先提交一个企划看看。
但是这个消息还是让那个新人作家欣喜若狂,就连这点我也非常像。
在最后定档时新人作家心里出现的落差,以及这个时候不得不用谎言来圆,非常有意思。感觉在看另一个自己,或者说东野圭吾和我是一类人?
但东野给自己留了个台阶,最后有一个小反转。把原来很强现实感和压迫感进行了一个缓冲和化解。
作为马桶上码字,思如泉涌。(=ω=)。
观感不错,就是有点太犀利了。或者说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