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使用过的一些异地连接方式

3 小时前(已编辑)
2
1

我使用过的一些异地连接方式

前言

大概在大二时我买了台式,并且寒假回去时把它搬回去就再也没搬到学校。

从那个时候我就有了重度的异地(且无公网 ip )远程连接的需求。

而期间也踩了不少的坑。

另外由于我日常使用的系统是 linux,而被控端挂的是 windows。所以也有跨系统,或者说支持 linux 的需求。

连接方式

大概分成两种,一种是 ssh 连接,一种是远程桌面。

ssh 连接

win10 开始似乎就支持 openssh-server, 但家庭版默认没打开,需要先打开,可能还需要安装一些服务。

之后可以用 vscode 的插件进行连接。

以及,由于没有公网 ip, 所以还需要借助一些内网穿透工具,比如我当时用的是 SakuraFrp。

https://xnnehang.top/posts/tutorial/vscode_ssh

这里有简单的介绍。

优点

  • 没有延迟的困扰,直接使用 vscode, 而且直接访问目标文件夹,用来调试代码很合适。
  • 如果运行的是网页端应用,我记得端口是 localhost 共享的,也许是我记错了,但至少给出的 share_url 是可用的。

缺点

  • vscode 的一些插件似乎不能被加载,也许是被控端没有,至少我的静态分析是看不到的,这点很难受。
  • 所有运行的进程会在 ssh 连接断开后(关闭 vscode)停止,无法保活。
  • 配置得太麻烦了。最后用的次数也不多。

远程桌面

向日葵

一坨。还是一坨大的,局域网用一用还可以,异地需要用到 turn 服务器的时候非常不稳定,而且日常无法连接自己的设备,只能通过设备码连接。

蒲公英内网穿透

和向日葵是同一家,但是似乎还行,至少它支持 linux, 我用它 + parsec 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可以解决一下无公网 ip 的问题。但是似乎现在限速不稳定。

Parsec

在它被墙之前就是神,我大一用它和我初中的同学玩了一段时间的造梦西游3。当时是真的体验到了什么叫做低延迟操作跟手和流畅画面。

无公网 ip 会 -6024,可以用蒲公英解决。

但是被墙了后,表现也接近一坨了,有时候登录还要验证 ip 非常麻烦。局域网依然优秀。

云玩加+自建 turn 服务器。

b 站上一个大佬写的。

linux 可以用网页端,长时间运行稳定,而且 UI 很前卫,我个人非常喜欢。

我用它来远程玩一些需要看动画的游戏,比如 galgame。它的优势在于画面的传输是稳定的,不会卡顿,但是,延迟会体现在操作上,所以无法用来搞一些高敏类的东西。

之所以延迟比较高,是因为我两边都挂了 tun 的日本代理,turn 服务器在香港。导致延迟经常不稳定,有时非常长。

如果在国内买服务器的话,比如广州的,延迟更低,并且不开代理应该体验会接近甚至超过巅峰的 Parsec。

以后有合适的国内高带宽服务器了我会再搭建一个 turn。

唯一的缺点在于,代理节点切换和 turn 经常切断连接并且让机器暂时失联,有些难受。

网易 UU 远程

我的两个室友都有用,一个 win-to-win, 一个 android-to-win。都说能用,延迟可以接受,并且也不需要考虑公网 ip 的问题。

应该是非常不错的入门。

可惜不支持 linux。

  • Loading...
  • Loading...
  • Loading...
  • Loading...
  • Loading...